隻有一條黑線,寫著朋友僅展示一個月內的朋友圈。
她在各個平台研究了三個月,篩選出一批韓國大夫,最終明確自己的需求:消除雙下巴;頰脂墊有點大,笑起來有兩坨肉,需要部分取出;鼻梁想要雙線,達到混血風;還有顴骨無鈦釘截骨,下頜角側切等,總共五項內容。截骨、側切需要做全麻手術。
當時她已非常清楚整容手術的風險,常見的有兩個:一是在全麻手術後無法蘇醒,二是脂肪栓塞導致死亡。“任何手術都有意外。”前往韓國做手術前,她在遺書裏感恩父母養育,“在26歲之前,我都按你們想要的方式努力活成你們想要的樣子,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所以26歲之後的我,想要勇敢地為自己活一次”。歐陽瑩瑩記不清這次“生死手術”的具體時長,正如她無法確定凸嘴手術、鼻綜合手術的具體時間。
她對此的一個解釋是“總是在各種麻醉手術中醒來,記憶力會下降”,另一個解釋是,手術太多了,“對我來說,沒有哪一場手術是最大的”。
醫美當時等在手術室外、戰戰兢兢握著遺書的阿梅保留了歐陽瑩瑩術後的照片:臉周被紗布包裹,腫成平常的三倍大,毫無血色。?我們看到了女性在刻板印象下被汙名化妖魔化的事實,所以某些人是不是也應該開始去反思去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見識和打開自己的視野?身材如何、打扮如何、聲音如何、相貌如何、化不化妝、美不美顏、喝不喝酒……這一切的一切都屬於個人的自由,隻要沒有傷害到他人應該給予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理直氣壯的汙名化妖魔化,當然有些時候過度了可以有一定的勸誡和批評,但是卻不該先入為主的主觀化標簽化。
回到天天的早戀問題,一定程度上的疏導和規勸可以有,但如果是不懷好意的罵聲那暴露出的隻能是自己的家教和修養甚至還不如孩子,少年人隻是在經曆每一代人都在經曆的事,他們不是惡人,他們隻是在享受所有人都曾有過的青春。就像胡夏在《那些年》裏唱的那樣“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就像林誌穎在十七歲雨季裏緊緊擁抱在一起,就像初戀那點小事,像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這些不是洪水猛獸,我們在歌唱時在觀影時也曾回憶起那些往事,那些過往真的可怕麽?如今的少男少女們也不過僅此而已,所以戀愛了就該喊打?打扮成熟點就該被汙名化?還是因為刻板印象,因為刻板印象妖魔化了青春,妖魔化了情感,妖魔化了那個發育的有些成熟的女孩,而且就如前文所說的那樣有些人還在通過刻意的汙名化女性來完成自己不可告人的心理需求,而這些才是最醃臢惡臭需要被批評的存在。
當天天的小女友被眾人指責時,那個同樣14、5歲卻敢勇敢站出來維護她的好朋友和小閨蜜是值得誇獎的,因為刻板印象的存在所以女性被汙名化是由來已久的事,而敢在此時發聲的人勢必會同樣承受這些汙名的反噬,而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女性要追求自己的自由,追求穿衣、打扮、情感和交友的自由,讓自己不被印象固化符號化,不被男性主導還任重而道遠。
(作者:萬寧外圍招聘)